新聞資訊
新聞資訊
- 低壓消防給水系統的系統工作壓力
- 機械加壓送風系統可以定期開啟作為日常通風使用嗎?
- 可燃油油浸變壓器設置在建筑內部時如何選址?
- 防火分區:為何防火墻耐火極限3h,而樓板只需1h?
- 智淼新款一體式二合一煙溫試驗器及紅紫外火焰探測器功能試驗器
聯系我們
廠家:智淼消防檢測設備廠家
手機:15262554119
電話:4006-598-119
郵箱:18751140119@163.com
地址:江蘇省蘇州市常熟市黃河路275號城市之星119室
行業動態
交通隧道防火、疏散及消防設施配置、使用最全總結
- 作者:消防評估設備
- 發布時間:2024-12-31 10:23:12
- 來源:www.carmend.cn/
- 點擊:503
交通隧道的火災危險性主要在于:
①現代隧道的長度日益增加,導致排煙和逃生、救援困難;
②不僅車載量更大,而且需通行運輸危險材料的車輛,有時受條件限制還需采用單孔雙向行車道,導致火災規模增大,對隧道結構的破壞作用大;
③車流量日益增長,導致發生火災的可能性增加。
隧道的用途及交通組成、通風情況決定了隧道可燃物數量與種類、火災的可能規模及其增長過程和火災延續時間,影響隧道發生火災時可能逃生的人員數量及其疏散設施的布置;隧道的環境條件和隧道長度等決定了消防救援和人員的逃生難易程度及隧道的防煙、排煙和通風方案;隧道的通風與排煙等因素又對隧道中的人員逃生和滅火救援影響很大。因此,隧道設計應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和條件后,合理確定防火要求。
一、交通隧道的定義
依據《建筑防火通用規范》
10 交通隧道 traffic tunnel
在山中、地下或水下修建的,主要供車輛和行人通行的建筑物。
11 城市交通隧道 urban traffic tunnel
在城市區域內建設的供人員、機動車和非機動車通行的隧道。
25 聯絡通道 cross-passageway
在隧道中連接相鄰兩條單洞單線隧洞,并在火災時用于人員疏散的通道。
2.1.6 交通隧道的防火要求應根據其建設位置、封閉段的長度、交通流量、通行車輛的類型、環境條件及附近消防站設置情況等因素綜合確定。
交通隧道因通風和出口受限,致使疏散、救援、修復困難。隧道的封閉段長度、車流量、通行車輛類型和隧道建設位置的環境條件等是影響交通隧道消防安全的主要因素,應在確定相應防火要求時充分考慮。
二、通用規范規定
4.4.5 交通隧道內的變電站、管廊、專用疏散通道、通風機房及其他輔助用房等,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墻等與車行隧道分隔。
5.4.3 城市交通隧道的消防救援出入口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一級。城市交通隧道的地面重要設備用房、運營管理中心及其他地面附屬用房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
三、城市交通隧道分類、防火、疏散要求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50016-2014(2018年版
12.1 一般規定
12.1.1 城市交通隧道(以下簡稱隧道)的防火設計應綜合考慮隧道內的交通組成、隧道的用途、自然條件、長度等因素。
12.1.2 單孔和雙孔隧道應按其封閉段長度和交通情況分為一、二、三、四類,并應符合表12.1.2的規定。
12.1.3 隧道承重結構體的耐火極限應符合下列規定:
1 一、二類隧道和通行機動車的三類隧道,其承重結構體耐火極限的測定應符合本規范附錄C的規定;對于一、二類隧道,火災升溫曲線應采用本規范附錄C第C.0.1條規定的RABT標準升溫曲線,耐火極限分別不應低于2.00h和1.50h;對于通行機動車的三類隧道,火災升溫曲線應采用本規范附錄C第C.0.1條規定的HC標準升溫曲線,耐火極限不應低于2.00h。
2 其他類別隧道承重結構體耐火極限的測定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構件耐火試驗方法 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9978.1的規定;對于三類隧道,耐火極限不應低于2.00h;對于四類隧道,耐火極限不限。
12.1.4 隧道內的地下設備用房、風井和消防救援出入口的耐火等級應為一級,地面的重要設備用房、運營管理中心及其他地面附屬用房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
12.1.5 除嵌縫材料外,隧道的內部裝修應采用不燃材料。
12.1.6 通行機動車的雙孔隧道,其車行橫通道或車行疏散通道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水底隧道宜設置車行橫通道或車行疏散通道。車行橫通道的間隔和隧道通向車行疏散通道入口的間隔宜為1000m~1500m。
2 非水底隧道應設置車行橫通道或車行疏散通道。車行橫通道的間隔和隧道通向車行疏散通道入口的間隔不宜大于1000m。
3 車行橫通道應沿垂直隧道長度方向布置,并應通向相鄰隧道;車行疏散通道應沿隧道長度方向布置在雙孔中間,并應直通隧道外。
4 車行橫通道和車行疏散通道的凈寬度不應小于4.0m,凈高度不應小于4.5m。
5 隧道與車行橫通道或車行疏散通道的連通處,應采取防火分隔措施。
12.1.7 雙孔隧道應設置人行橫通道或人行疏散通道,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 人行橫通道的間隔和隧道通向人行疏散通道入口的間隔,宜為250m~300m。
2 人行疏散橫通道應沿垂直雙孔隧道長度方向布置,并應通向相鄰隧道。人行疏散通道應沿隧道長度方向布置在雙孔中間,并應直通隧道外。
3 人行橫通道可利用車行橫通道。
4 人行橫通道或人行疏散通道的凈寬度不應小于1.2m,凈高度不應小于2.1m。
5 隧道與人行橫通道或人行疏散通道的連通處,應采取防火分隔措施,門應采用乙級防火門。
12.1.8 單孔隧道宜設置直通室外的人員疏散出口或獨立避難所等避難設施。
12.1.9 隧道內的變電站、管廊、專用疏散通道、通風機房及其他輔助用房等,應采取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墻和乙級防火門等分隔措施與車行隧道分隔。
12.1.10 隧道內地下設備用房的每個防火分區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不應大于1500m2,每個防火分區的安全出口數量不應少于2個,與車道或其他防火分區相通的出口可作為第二安全出口,但必須至少設置1個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建筑面積不大于500m2且無人值守的設備用房可設置1個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四、交通隧道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
隧道內消防系統一般主要由火災報警系統、消防設施及控制子系統組成。其中,隧道的火災報警系統包括手動報警按鈕、感溫光纖光柵、火災報警主機、光纖光柵主機、傳輸設備及連接線纜等組成。消防設施及控制系統包括滅火器、消火栓、水成膜泡沫滅火裝置、消防供水管道、消防泵、消防水池、消防控制柜及防火卷簾門等組成。
消防給水和滅火設施
12.2.1 在進行城市交通的規劃和設計時,應同時設計消防給水系統。四類隧道和行人或通行非機動車輛的三類隧道,可不設置消防給水系統。
12.2.2 消防給水系統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消防水源和供水管網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
2 消防用水量應按隧道的火災延續時間和隧道全線同一時間發生一次火災計算確定。一、二類隧道的火災延續時間不應小于3.0h;三類隧道,不應小于2.0h。
3 隧道內的消防用水量應按同時開啟所有滅火設施的用水量之和計算。
4 隧道內宜設置獨立的消防給水系統。嚴寒和寒冷地區的消防給水管道及室外消火栓應采取防凍措施;當采用干式給水系統時,應在管網的最高部位設置自動排氣閥,管道的充水時間不宜大于90s。
5 隧道內的消火栓用水量不應小于20L/s,隧道外的消火栓用水量不應小于30L/s。對于長度小于1000m的三類隧道,隧道內、外的消火栓用水量可分別為10L/s和20L/s。
6 管道內的消防供水壓力應保證用水量達到最大時,最不利點處的水槍充實水柱不小于10.0m。消火栓栓口處的出水壓力大于0.5MPa時,應設置減壓設施。
7 在隧道出入口處應設置消防水泵接合器和室外消火栓。
8 隧道內消火栓的間距不應大于50m,消火栓的栓口距地面高度宜為1.1m。
9 設置消防水泵供水設施的隧道,應在消火栓箱內設置消防水泵啟動按鈕。
10 應在隧道單側設置室內消火栓箱,消火栓箱內應配置1支噴嘴口徑19mm的水槍、1盤長25m、直徑65mm的水帶,并宜配置消防軟管卷盤。
標簽:
智淼消防評估設備廠家:消防評估軟件,消防評估儀器,煙氣分析儀,煙密度儀,輻射熱通量計,人員疏散模擬軟件,煙氣流動模擬軟件,結構安全計算軟件,消防安全評估設備軟件網站:http://www.carmend.cn/;消防評估設備軟件熱線:4006-598-119